国道集本线本溪市明山区卧龙互通立交新建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环评工作基本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将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及结论向周围群众或关注本项目群众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现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国道集本线本溪市明山区卧龙互通立交新建工程总投资190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起点位于国道集本线与育龙路交叉口以南0.5公里处,终点位于国道集本线与威龙路交叉口向西0.4公里处,立交区主线全长1400m,匝道全长3261.492m;桥涵工程:新建国道集本线上跨桥1座,桥梁全长280m;新建d匝道桥1座,桥梁全长228.5m;新建国道集本线地下通道1座,全长64m;改路工程:改路1处,长度260m;交叉工程:4处互通立交。
二、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项目对环境主要的影响有:施工期废气的影响;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的影响;施工设备及运营期噪声的影响;一般固废的影响等。
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附近民房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生物肥料。施工期共设置1座容积为400m3的隔油沉淀池,位于项目工程桩号ak0+815北侧200m处,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排入1座容积为400m3的隔油沉淀池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施工区域洒水抑尘。
2.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段设置2.5m高围挡;土方、临时堆料采取苫布遮盖、洒水抑尘(如洒水车)等措施;弃土及时清运,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池,且合理规划施工车辆运行路线;施工选用优质燃油;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分别在工程段k316+070~k316+280北侧敏感点沙包岭,工程段k316+280南侧敏感点沙包岭,工程段ak0************街道,距离道路最近处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夜间禁止施工,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限定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严令禁鸣。
运营期:①在a匝道红线东侧,敏感目标沙包岭(东侧)处(即工程桩******街道(东侧)处(即工程桩号hk314+980-hk315+100、hk315+122-hk315+169、hk315+182-hk******街道(西侧)处(即工程桩号gk0+108-gk0+190)设置直立式声屏障,长度为82m,上述直立式声屏障高度均为3m,立柱间距2m;②项目采用多孔沥青低噪声路面,并定期对全线路面进行检修,若发现磨损,应及时进行修补,减少车轮接触面的不平顺度,降低引起的震动;③村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加强交通、车辆管理、加强养护路面、跟踪监测。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无借方,弃方运至本溪市明山区上牛村建筑垃圾临时转运调配场暂存,待后续有序转运调配至本溪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中心进行综合利用;道路施工场地、拆迁过程产生的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建材等,应予以回收利用或出售;不能利用的废弃物,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于垃圾箱内临时存储,及时送附近环卫垃圾点。
5.环境风险防护措施
加强对通行车辆的管理,设置警示牌,新建立交桥设护栏,桥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预防措施,将路面、桥面径流由径流导排系统引至现有雨排系统内,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做好视频监控,配备应急物资。
四、主要环评结论
项目建立和落实各项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可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查阅及索取环评报告的方式:需要查阅环评报告书的公众可致电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索取,也可通过下面链接查看:
链接:******/s/1lubu-rkvdbnhmbdch-tpvw
提取码:kbw9
公示时间:公示日期2025年9月15日~2025年9月26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人员及关心本项目的其他人员,主要事项包括您对该项目建设支持与否所持的态度和原因、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种建议和要求以及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可采取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和反应。
八、联系方式
1)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本溪市明山区地工路7号
联系人:王女士
联系电话:024-******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环山路135-1栋
联 系 人:孟工
联系电话:024-******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环评工作基本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将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及结论向周围群众或关注本项目群众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现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国道集本线本溪市明山区卧龙互通立交新建工程总投资190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起点位于国道集本线与育龙路交叉口以南0.5公里处,终点位于国道集本线与威龙路交叉口向西0.4公里处,立交区主线全长1400m,匝道全长3261.492m;桥涵工程:新建国道集本线上跨桥1座,桥梁全长280m;新建d匝道桥1座,桥梁全长228.5m;新建国道集本线地下通道1座,全长64m;改路工程:改路1处,长度260m;交叉工程:4处互通立交。
二、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项目对环境主要的影响有:施工期废气的影响;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的影响;施工设备及运营期噪声的影响;一般固废的影响等。
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附近民房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生物肥料。施工期共设置1座容积为400m3的隔油沉淀池,位于项目工程桩号ak0+815北侧200m处,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排入1座容积为400m3的隔油沉淀池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施工区域洒水抑尘。
2.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段设置2.5m高围挡;土方、临时堆料采取苫布遮盖、洒水抑尘(如洒水车)等措施;弃土及时清运,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池,且合理规划施工车辆运行路线;施工选用优质燃油;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分别在工程段k316+070~k316+280北侧敏感点沙包岭,工程段k316+280南侧敏感点沙包岭,工程段ak0************街道,距离道路最近处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夜间禁止施工,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限定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严令禁鸣。
运营期:①在a匝道红线东侧,敏感目标沙包岭(东侧)处(即工程桩******街道(东侧)处(即工程桩号hk314+980-hk315+100、hk315+122-hk315+169、hk315+182-hk******街道(西侧)处(即工程桩号gk0+108-gk0+190)设置直立式声屏障,长度为82m,上述直立式声屏障高度均为3m,立柱间距2m;②项目采用多孔沥青低噪声路面,并定期对全线路面进行检修,若发现磨损,应及时进行修补,减少车轮接触面的不平顺度,降低引起的震动;③村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加强交通、车辆管理、加强养护路面、跟踪监测。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无借方,弃方运至本溪市明山区上牛村建筑垃圾临时转运调配场暂存,待后续有序转运调配至本溪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中心进行综合利用;道路施工场地、拆迁过程产生的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建材等,应予以回收利用或出售;不能利用的废弃物,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于垃圾箱内临时存储,及时送附近环卫垃圾点。
5.环境风险防护措施
加强对通行车辆的管理,设置警示牌,新建立交桥设护栏,桥面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预防措施,将路面、桥面径流由径流导排系统引至现有雨排系统内,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做好视频监控,配备应急物资。
四、主要环评结论
项目建立和落实各项风险预警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可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查阅及索取环评报告的方式:需要查阅环评报告书的公众可致电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索取,也可通过下面链接查看:
链接:******/s/1lubu-rkvdbnhmbdch-tpvw
提取码:kbw9
公示时间:公示日期2025年9月15日~2025年9月26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人员及关心本项目的其他人员,主要事项包括您对该项目建设支持与否所持的态度和原因、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种建议和要求以及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可采取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和反应。
八、联系方式
1)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服务中心
单位地址:本溪市明山区地工路7号
联系人:王女士
联系电话:024-******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环山路135-1栋
联 系 人:孟工
联系电话:024-******